十四五期間,國家圍繞加快數字中國建設、發展數字經濟釋放了密集利好,數字經濟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為當前國家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,所處這樣的大環境之下,智慧城市的建設加速讓智慧路燈桿產業得以蓬勃發展。
據國際智慧城市研究中心預測,2021年,以智慧路燈為入口的各種硬件及服務的市場規模將會達到3.7萬億元。智慧路燈桿作為推進數字經濟、構建新型智慧城市的新一代基礎設施,通過迭代升級,已經拓展了WIFI基站、視頻監控、廣告屏播、環境監測、緊急呼叫、汽車充電等應用......
單根智慧路燈到底能搭載哪些功能?
這些功能又對城市建設、居民生活提供哪些可能?
城市微基站
?—體化設計,可靈活支撐5G基站靈活組網,不影響城市美觀;非金屬特殊材料制作,不干擾基站信號;
?專用架構設計,支撐設備安裝穩固、可靠;
?均勻分布散熱孔,保證基站穩定工作;
?隱藏式設計不給市民帶來困擾;
?共享路燈供電供網管網;
?優化的微基站組建架構,節約行道資源。
無線城市WiFi
WiFi系統:實現區域全覆蓋,為市民游客提供便利。
智慧照明
將每一盞燈通過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,以實現對批量燈具按需照明和精細化管理,從而達到節能減排、高效運行和維護的目的。
智能感知
通過智慧燈桿上搭載的環境監測系統,實時監測城市氣象信息和空氣質量數據,提供給市民查詢;同時數據還可共享給環保部門,實現智慧環保。
視頻監控
視頻監控系統,實現監控區域無盲區全覆蓋,提高市民出行安全性;提高轄區主管部門管理效率;同時還可為公安等智能部門提供數據共享。
信息發布
通過LED電子屏發布政府部門公共信息、警示信息、提示信息、文化宣傳信息,并與智能安防相結合,在道路上出現狀況時,發布預警信息。
城市廣播
城市廣播系統;主要對公共區域進行背景音樂和應急尋呼;遵循“主控優先,應急優先”的設計規劃原則,在一般情況下,每個廣播點都可以單獨播放。
智慧交通
最大限度的考慮城市集約、智慧建設,提供路名牌、小型標志標牌、人行信號燈等設施,實現機動車信號燈、交通標志標牌多桿合一等功能。
人臉識別
信息自動采集、記錄所有進出人員、車輛等動靜態數據,并通過管控平臺,系統自動分析預警和“一站式”查詢比對,實現對流動人口、重點人員、高危人員信息的全面即時掌握。
一鍵報警
遇到突發緊急事件時,可按下就近桿體上的報警按鈕一鍵求助,包含報警位的位置信息及監控信息將直接發送到管理平臺,并可實現與管理中心人員的雙向對講,管理人員可通過攝像頭傳輸的視頻觀察周圍環境指導報警者,充分保障報警人的人身安全。在警力不變的情況下為社會提供更快捷、更有效的服務,并有效的震懾犯罪分子、安定民心,為社會的穩定起到積極作用。
USB充電手機充電、充電寶充電
以城市公共設施綜合高效利用為出發點,合理利用路燈的空間資源與電力資源,解決居民隨時隨地的手機充電需求。
新能源充電
配合推廣新能源汽車,裝配在車站、小區等處的智慧燈桿上的充電樁是性價比較高的解決方案,無需重復的線路建設,不占據城市建設用地。將充電樁接入網管中心,通應用APP可以實現包括GSI充電樁位置查詢、預約充電、充電提醒以及在線付費等功能。